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

探索“好老师”教学之道,践行师生共赢之路

发布时间:2019-10-25 00:00

             ---以学术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改革

                                2015年11月19日

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愿望,虽然简单朴实,但却是每个做老师的人的最高理想。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一行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师生,并与师生进行了亲切交谈与互动。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可以说,习近平的讲话,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学院与人文社科部各位老师都展开了热烈的学习与讨论。而教学部门也展开了以“好老师教学之道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我们人文社科部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 结合本部门教学工作实际,在此次研讨活动中,以学术职业发展为主线,旨在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探索“好老师”教学之道。并且通过提升教师的职业带动学生的发展,以师生共同成长作为我们的努力目标。

以此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研讨活动,组织引导广大教师以“四有”为标准,以好教师为榜样,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研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总结教学中的好经验、梳理教书育人的好做法、探索运用教育新技术、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措施,帮助教师在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并且通过在“教学中做研究、用研究促教学”的良性互动,使我们在教学、科研、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全方位的丰硕成果。

现将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理念以及以此理念为核心所开展的一系列研讨活动以及成果汇报如下:

   一、研讨学术职业的概念以及学术职业发展的意义

    大学教师是一群以学术为业的人,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包括了教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学术活动,这些活动的核心要素都是学术,即以知识的传承、生产和传播为主要活动方式与目的。华中科技大学沈红老师在《论学术职业的独特性》一文中指出:经过六年对国际趋势和中国国情的研究,以及与国际合作者的讨论,归纳前期研究,对academic profession 给出在中文语境中的定义是:具有“以学术为生,以学术为业,学术的存在和发展使从业者得以生存和发展”特征的职业为“学术职业”。这种定义具有广义和狭义范畴,广义指的是所有的分布在不同机构中的学者和他们所从事的学术工作,狭义指的是将四年制本科院校作为其职业发展场所的学者和他们所从事的学术工作。

学术职业的发展无论对于教师个体还是对于学生以及他们所共同存在的高校与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高校是培养人才的神圣地方,高校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关乎高校发展与学科建设,关乎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第二,高校教师作为培养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其个人学术职业发展所展现出的工作状态与精神气质直接影响在校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民族发展的指引者。第三,人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追求,高校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承载着全社会的希望与寄托,其学术职业发展将为整个人类的发展点亮明灯。而关注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将为探索整个人类的发展提供研究视角。

   二、我院人文社科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现实与困境

    虽然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院人文社科部的老师在学术职业发展方面却存在着现实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职称评定存在一元标准。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使人文社科部老师在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的同时,无法通过教学强来平衡科研弱在职称评定方面的不利因素。多位老师长年从事大量的基础课教学,但是职称方面的问题却无法在近期内得到解决。

    二是岗位聘任不分类别。岗位评定与聘任时,理工类和人文类不分类别的客观现实使得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老师,在学院存在较大的发展压力。人文社会科学发表文章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又无法借助于学院的特色优势进行相关科研,往往需要个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成果却相对更难。

    三是学科分化造成马太效应。人文社科部老师所从事的学科不是学院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在整个学校的学术职业分层中,在经济、声望、学术影响力等方面都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

    四是学术团队的引领不足。我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人力资源缺乏,学术带头人少,在科研方面还没能形成强有力的学术团队。青年教师由于缺少引领而没能形成做科研的良好习惯。

    虽然存在以上问题,但是我们知道,抱怨既没有意义,也不是高校老师面对困难应有的姿态。毕竟在一定层面上,重教学、轻科研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全国甚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界都面临这些问题。

      我们人文社科部老师们本着不抱怨现状、不放弃努力、不动摇理想的原则,在部内展开了以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提升个人学术职业发展的系列活动,通过教师的发展带动部门、学院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并且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达成师生关系的和谐,从而践行和谐基础上的师生共赢之路。

   三、我们对于学术职业发展的反思与突破

    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事物之间发展的关联性,人的发展应被放在社会发展中去理解。同样,学术职业的发展也需要与国家、社会以及所在院校的发展结合起来。这需要我们将自己的学术职业发展融入社会发展与学院发展的潮流,以积极的心态正面应对。

   (一)适应与坚守---抓住高等教育的根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而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所以说,“教书育人”始终是大学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为师者的基本之道。为此,我们始终秉承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努力做一名好老师:

        1. 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好老师“教学之道

    我们制定了《以发展为导向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改革方案》,各个教研室各自制定了相应的项目,通过不断提高课程质量来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全院开展本科专业发展综合改革,奠定基础类课程尤其是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良好基础,从而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通过课程改革以及相应的教学研讨,为我部门老师建立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的平台,从而促进老师们的学术职业发展。各教研室的改革主题如下:

    人文素质教研室---重视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氛围

    英语教研室---结合教师特点,做好深入指导

    思想政治教研室---倡导公正观念,关爱心理健康

    艺术教研室---艺术体验之旅,丰富多彩人生

        2. 积极引入新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此外,我们部门还引进了尔雅通识课,借助丰富视频,翻转无限课堂。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方面,强调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缓解了我院现有优质通识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尔雅课程选课共800多人次。

    3.依托素质大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我们以人文素质与公文写作大赛为载体,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紧密围绕学院办学特色,2014年,学院在原有大赛的基础上,增加公文写作内容,并将大赛名称改为人文素质与公文写作大赛,对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题目覆盖文、史、哲、艺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公文写作知识、应用技能,涉及领域面广,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和公文写作水平

        4. 深入系统调研

        74日至7日,由院领导带队,人文社科部、办公室、教务处的12名教职工代表赴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委、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纪念馆等地进行学习调研。924日至26日,院领导带队,由人文社科部7名老师,以及其他系部代表、2013年、2014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组成的砺行计划团队赴天津调研。

      河南调研与砺行计划让部门老师进一步了解了行业系统,通过与以往毕业生的座谈,进一步加深了与学生们的感情,对于做好教学工作、与现在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互动与交流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扶持与帮助

       1. 内部教学督导,带领年青人成长

    为进一步提高人文社科部的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近三年来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营造“尊重教学、敬畏教学”的良好风气,鼓励教师们更好地承担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部门成立督导组,由主任、副主任和1名教研室主任组成。他们作为教学经验丰富的党员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教学督导工作中,多次到青年教师课堂听课,并与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教学督导工作先后开展了规范教学文件,严格教学纪律;制定规划,建立例行听课制度及教学研讨制度;对新任教师教学发展提供长期帮助,如集中培训、开设示范课、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为青年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提供平台等内容,营造浓郁的教学文化。经过部门齐心协力,人文社科部教学督导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受到学院教学督导组专家的好评。

        2. 积极研讨交流,修订教学大纲

    各教研室结合学院2014年教学评比活动,积极开展教学大纲修订和教学改革创新的工作。各部门在认真学习14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在多次研究讨论的基础上,认真修订新的教学大纲,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优化。

        3. 相互交流切磋,大家共同进步

    部门以本科教学工程为契机,多次举办学习分享会,将自己通过各种形式学习的体会与部门老师分享交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教师的全面发展。郎永清介绍了阅读《英语发展简史》的体会,姜梅围绕赴美国考察介绍欧美国家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李玲介绍了参加教育部高师网培计划的体会,孟新芝结合参加《慕课、微课、公开课:大学教学改革研修班》谈了体会。

   (三)反思与努力--克服科研薄弱的不足,加强学习,不断提升

教学与科研作为高校教师的双翼,对于高校教师都很重要,也是我们人文社科部老师都需要努力的两个方向。所以我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克服科研薄弱的劣势,积极努力,通过不断的进修与广泛的学习来提升自己在科研方面的能力。

        1. 在职进修提升

    部门李天宇赴英国攻读博士研究生,姜梅攻读清华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解献芬攻读清华大学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李玲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访学交流活动。这一系列在职学习,体现了部门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与良好风气。

        2. 外出开会学习

    部门老师积极参加北京与外地的各种会议与培训。郎永清参加大学英语专家指导委员会、尔雅培训会,刘伟伟、张武江到西安参加英语教学专题研讨会,杨厚琴、王玮到上海参加《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讨会》、《第三届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李玲参加教育部高师培训《新进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素养提升(文科)》,李玲、孟新芝到合肥参加《慕课、微课、公开课:大学教学改革研修班》,杨凌到重庆参加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陈秀清、傅强、沈丹到杭州参加《十八届四中全会解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等。这十余次研讨会,开阔了老师的视野,提升了老师们的综合素质。

        3.互相鼓励帮助

    部门老师在科研上互相鼓励与帮助。如姜梅在王玮的帮助下修订文章语法,尝试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英文文章;王玮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启发,自己也在另外的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两人就本科生导师制的调研结果进行反复研讨,修改大纲,王玮在此基础上发表文章。体现了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后的共赢。

        4. 资源整合共赢

    郎永清老师带领团队依托本科教学工程科研平台,初步完成《英汉密码学与信息安全词典》的初稿,建成基础阶段英语课程体系建设;2014年继续编写《国际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研究动态》专刊,实现了将英语与学校特色的有效结合,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既为学院做出了贡献,也促进了英语教研室各位老师的学术成长。

   (四)成长与突破---成果

    在我们一系列活动的氛围营造中,在人文社科部各位老师的不懈努力下,人文社科部老师也在学术发展以及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师学术成果丰厚

    年度共有7个项目获得立项批准,其中北京市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个,北京市教改项目2个,院级项目4个。发表论文10余篇,论著1部,教材1部。同时加强对已立项课题的管理工作。各个项目组也积极深入,取得了大量阶段性成果。开展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调研,发放问卷,统计数据;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开展“提高我院学生人文素养与党政机关办公能力综合改革实践研究”,举办师生好书推荐活动;结合互联网思维进行艺术教育综合改革,进行艺术教育微课、微信平台的制作与建设;外语教师将英语专业优势与密码学相结合,寻找英语教学改革新的增长点。

    2.学生培养成果喜人

    我们积极做好学生竞赛、科研项目指导和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着力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4月,组织我院571名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在北京市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院1341班高睿、1352班程涵、1351黄君如3名同学获得一等奖,1312班张安安等9名同学获得二等奖,1353班余佳源等17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9月,我院16名学生参加在学院举办的第六届北京市大学生演讲比赛预赛,经过严格评审,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北京市决赛。我院1342班付艺南同学获得北京市大学生演讲比赛三等奖。1321班刘潆方等4名同学获得北京市优胜奖。

发挥专业心理咨询作用,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测查。926日,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对2014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查。2014级本科新生共有452人,完成有效测试人数为449人,3人未测。人文社科部组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与一类重点关注人员取得联系,针对每个学生答卷情况,进行面谈并进一步了解学生UPI问卷中填写的具体含义,提供个别案例分析诊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给出咨询建议。

        10月,经过在全院新生中的严格选拔和推荐,在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北京赛区)中,我院1453班许心远、1443班黄姝妍2名同学获得全国优秀奖。

   (五)探索与超越

    当然,学术职业发展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终身努力的目标。“好老师”的评价也是对一个老师的最高礼赞与最大褒奖。可以说,成为一名好老师是我们学术职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而学术职业发展也推动着我们不断追求越来越好,我们也一直在积极探索与努力超越的不断前行的路上。

    大学教师如何实现自身学术职业的发展,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从而以好老师的引领、带动与教育作用,实现社会未来的整体发展,将成为这个时代最闪亮的色彩!